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党建与科学文化 > 统战群团

上海分院举办第十一期报国讲坛

发布时间:2025-04-09 【字体: 】【打印】 【关闭

2025年4月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第十一期报国讲坛圆满举行。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原所长、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先导专项负责人徐洪杰研究员受邀以《从上海光源到钍基熔盐堆(追赶、超越三十年)》为题分享报告。

本期讲坛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分党组(沪区党委)主办,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党委协办,来自沪区各单位的党务干部、科技骨干及学生代表共200余人参加。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晴暖在致辞中回顾了上海应物所建所65年来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希望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继承并弘扬徐洪杰等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和“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坚守报国初心、追求科学梦想、勇攀科学高峰,为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期讲坛的主讲嘉宾徐洪杰研究员以《从上海光源到钍基熔盐堆》为题,深情回顾了他带领上海应物所两个大团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近30年科研历程。“干工作要有奉献事业的精神,不拘泥于个人的名利。”他用近三十载的坚守与创新,为在场听众点亮了科技报国的精神火炬。

1995年徐洪杰投身上海光源建设,他带领300人的光源团队在参建单位的协作和全所上下的配合下,攻克上海光源建设中的技术瓶颈,建成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也是上海第一个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

2009年,徐洪杰受命转向钍基熔盐堆研发,又开始了一场“从零开始”的拓荒。从组建队伍、建设能力平台到研发新材料、新技术,在钍基熔盐堆研发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我国先进核能产业链布局奠定了科学技术基础。2024年6月17日10点12分,实验堆首次达到满功率运行,标志着我国拥有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钍基熔盐堆(钍铀燃料循环)研究平台。徐洪杰动情地告诉现场观众,“57年前的同一天,中国第一枚氢弹爆炸成功。”现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上海分院纪检组组长、分党组成员,沪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孔朝晖为徐洪杰颁发了“报国讲坛”纪念牌。他在总结讲话中用“定标、执着、创新、合作” 8个字概括徐洪杰研究员的科技报国之路。他表示,徐洪杰的科研历程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生动写照,他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以他为榜样,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勇担历史使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