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硅酸盐所数十名科研人员疫情期间在外地开展科技攻关

文章来源: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22-05-13  |  【打印】 【关闭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上海按下了“暂停键”,也阻断了在外地合作单位从事科技攻关的科研和技术人员的回家路。他们是解决我国卡脖子和进口替代材料,或开展双碳科技攻关的核心研发人员,平常工作日都在外地工作,节假日一般会回沪与家人团聚。他们两个月来没有回沪,有的甚至就吃、住、工作在实验室、仪器设备旁。这段特别的日子,对于这群科研技术人员来说既是心无旁骛推进科技产出的“黄金期”,也将成为今后激励大家成长的难忘记忆。

  先进材料与新能源应用课题组王耀明、刘闯、周晓文等春节后即离开上海到合作单位山东济宁工作,经过三个多月近百次实验,产品性能质量得到提升。同时,团队克服了因疫情导致的物料采购、生产组织、物流发货等一系列困难,及时按照合同约定将产品保质保量交付客户,获得客户高度赞誉,为我国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贡献了一份力量。

 

王耀明带领的团队与开发的单片面积达5平米超大型透光BIPV发电幕墙合影

  固态二次电池材料与器件课题组吴相伟、谷穗、王干、王凡奇、温建国、蒲成富等在江苏盐城的新技术开发工作一直在持续推进,两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从设计调试、定型、工装改造、工艺调试到产品下线一系列环节,目前已实现该新型电池的中试线小批量生产。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坚守岗位,默默奉献。

 

团队成员

  先进储能材料与新能源应用课题组科研人员乔经纬、白岩在江苏宜兴不辞辛苦、坚守岗位,克服疫情期间人手缺少、物流不畅的不利影响,坚持开展新型储能材料研发,在高容量正极材料的低成本量产工艺研发方面取得突破进展,有效保障了研发项目的顺利推进。

 

科研人员在实验室

  为打破高端电子陶瓷材料的国外垄断,实现先进介质陶瓷及相关配套材料的进口替代,无源集成器件与材料研究团队刘峰、吕潭两位青年骨干常驻浙江横店,克服了疫情造成的物流和信息沟通影响,攻坚刻难,顺利完成了LTCC材料产业化项目关键节点生产任务,稳步推进流延及配套金属浆料生产线建设和高端MLCC用材料研发等项目,进一步推动了先进介质陶瓷材料产业化。

团队成员与合作方进行建设项目设计对接会

  氧化物透明陶瓷课题组刘海洋、刘冬、蒋文晓留守太仓,密切配合,从清晨5点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顺利开展了喷雾造粒粉的生产、测试以及烧制样品等科研攻关任务,为大尺寸透明陶瓷研发工作取得长足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团队成员在进行实验操作(左),休息环境(右)

  张景贤研究员、孔海宽副研究员、迟晓伟副研究员也分别带领团队在浙江湖州、安徽铜陵、浙江杭州开展技术攻关。疫情无情人有情,感谢在外地工作同事的家人对他们科研任务工作的支持,让他们在疫情面前用心完成科研攻坚任务,回报国家和社会,为我国卡脖子和进口替代材料及双碳技术的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