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进展

上海光机所在碱铝磷酸盐玻璃的腐蚀机理方面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24-05-21 【字体: 】【打印】 【关闭

超强激光科学卓越创新简报

(第五百十七期)

2024年5月21日

上海光机所在碱铝磷酸盐玻璃的腐蚀机理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先进激光与光电功能材料部在碱铝磷酸盐玻璃的腐蚀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Formation Mechanism of Crystalline Phase during Corrosion of Aluminum Phosphate Glasses”为题发表在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上。

碱铝磷酸盐玻璃在核废料玻璃固化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其中,化学稳定性对其应用至关重要。要深入了解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必然要认识其化学腐蚀机理。玻璃腐蚀机制的研究已经有多年历史,但仍存在许多争议。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硼硅酸盐玻璃上,而对磷酸盐玻璃的腐蚀机制研究较少。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多种先进的核磁共振技术,对碱铝磷酸盐玻璃腐蚀前后的结构进行了原子尺度的解析,发现在水溶液中玻璃的Q1基团和Q0基团存在两种不同的溶解模式。证实了磷酸盐玻璃表面的晶体层源于玻璃组分的溶解及随后在玻璃表面的沉积。揭示了碱铝磷酸盐玻璃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及表面晶体层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深化了对碱铝磷酸盐玻璃化学稳定性机理认识

原文链接

a)玻璃的两种溶解模式。(b)腐蚀玻璃的27Al{27Al} 2D WURST 2Q-1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