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进展

宁波材料所在多模态AI古画智能复原与编辑技术方面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25-07-25 【字体: 】【打印】 【关闭

古画数字化复原与动态呈现一直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难题:千百年岁月侵蚀导致颜料层剥落、笔触细节漫漶不清,加之画作本身难以承载历史场景的时序演变信息,使得复原工作长期依赖人工经验,不仅耗时费力,且难以精准数字化还原历史风貌。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计算机视觉技术团队,长期致力于多模态大模型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活化的前沿研究。近期,团队提出基于自研“墨韵”多模态大模型(MoYun-MM)的 AI 古画复原方法。该方法突破了单一视觉模态的限制,深度融合古画图像、相关历史文献、地理信息及艺术风格知识,首创基于扩散模型的细节引导式渐进修复技术,在极高保真度前提下AI修复古画的褪色与破损区域,并依据历史考据智能推断、生成古画场景的动态演变过程。受宁波市文旅局交流推广部门邀请,团队成员张晓露、许根、董嘉衍、王益杰将此项技术成功应用于古画《唐山胜景画稿》,实现了高精度、流畅自然的动态复原,生动再现了历史场景的时空变迁与人文风貌。

2025年7月14日,在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浙江周”上,展示了基于“MoYun-MM”大模型复原的动态版《唐山胜景画稿》。这一场景获得了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浙江在线、宁波发布等多家媒体的广泛报道。

该项目获得了宁波市“科创甬江2035“关键技术突破计划(2024Z120,2025Z053)等的支持。

AI动态重现《唐山胜景画稿》获CCTV-4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