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进展

上海有机所实现大位阻醛的高效自由基合成

发布时间:2025-08-22 【字体: 】【打印】 【关闭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陈以昀课题组与郑州大学蓝宇课题组合作,在大位阻醛的精准合成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创制了硫酚催化的自由基氢甲酰化新方法,成功实现四取代大位阻烯烃的高效转化(收率45-60%),攻克了因空间位阻效应导致传统方法难以合成该类醛基分子的科学难题。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 2025, DOI: 10.1021/jacs.5c07415)。

醛基作为关键药效团广泛存在于抗肿瘤、抗感染药物中,但其高反应活性易与生物大分子发生脱靶共价结合,导致毒副作用(图1a)。研究表明,通过在醛基α位引入大位阻基团产生空间屏蔽效应,可同时保留药物活性并显著降低反应性,为药物安全性设计提供新路径。然而,传统金属催化氢甲酰化难以克服大位阻烯烃的空间排斥,现有自由基氢酰化体系无法实现非活化大位阻烯烃转化(图1b)。

1 大位阻醛的医学价值与传统合成瓶颈

基于前期烷氧自由基研究(Angew. Chem. Int. Ed. 2016, 2017),研究团队首次发现烷氧自由基αHXX=卤素)消除新反应性,并据此开发新型试剂N-氯甲氧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作为唯一甲酰自由基前体入选EROS权威试剂库),实现甲酰自由基的高效、可控产生(Angew. Chem. Int. Ed. 2023)。在此基础上,团队创制了硫酚催化的自由基氢甲酰化体系:N-氯甲氧基试剂为甲酰自由基源,通过3,5-三氟甲基硫酚催化实现氢原子转移,突破性完成四取代大位阻烯烃高效转化(图2)。理论计算(蓝宇课题组合作)揭示:硫酚催化剂通过降低氢原子转移能垒(ΔG= 8.3 kcal/mol),加速催化循环,解决未活化大位阻烯烃的加成难题。该方法通过精准调控醛基α位空间位阻,在保留药物靶向功能的同时降低脱靶毒性风险,为PROTAC降解剂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关键中间体合成提供新策略。

2 硫酚催化自由基氢甲酰化新策略

该工作共同第一作者为:王易思成(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暴盼盼(郑州大学博士研究生)、董晓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共同通讯作者为陈以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蓝宇教授(郑州大学)。该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生命过程小分子调控全国重点实验室支持。


Thiophenol-Catalyzed Radical Hydroformylation of Unactivated, Sterically Hindered Alkenes. J. Am. Chem. Soc. 2025,https://doi.org/10.1021/jacs.5c07415.

Yisicheng Wang#, Panpan Bao#, Xiaojuan Dong#, Yu Lan*, Yiyun Chen*


陈以昀课题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