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研究发现肠道共生菌阻断蚊子传播疟疾新策略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7-10-11  |  【打印】 【关闭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四宝研究组等首次发现了能在按蚊中代代相传的肠道共生细菌,并成功构建了抗疟效应分子的高效分泌表达系统,攻克了驱动抗疟基因快速散播到整个蚊群的关键难题,从而为从源头上阻断疟疾传播提供了新“武器”。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有一半人口面临疟疾风险,年死亡人数近百万。疟疾由受疟原虫感染的雌性按蚊通过叮咬传播,发病率和致死率始终居高不下。

当前灭蚊仍依赖化学杀虫剂,但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和不合理使用,不仅污染环境、损害人类健康,还导致蚊虫抗药性在全球蔓延。

由于疟原虫要在雌蚊肠道内完成有性生殖等复杂的发育过程后,方可通过雌蚊叮人吸血传递给人,因此杀灭按蚊肠道内的疟原虫是一种阻断疟疾传播的策略。各国科学家已开始这一方向的研究。

据了解,王四宝团队从按蚊体内分离到兼具水平和垂直传播能力的沙雷氏菌属新菌株AS1,并成功构建了抗疟化合物高效分泌表达系统,使AS1成为活菌疫苗和抗疟药物的双重载体。其能在多种按蚊肠道内高效特异地抑制或杀灭疟原虫,使按蚊成为无效疟疾媒介,从而在源头上切断疟疾传播。

王四宝表示,利用肠道共生菌介导的阻断疟疾传播新策略具有诸多优势,便于在疟疾流行的欠发达国家推广应用。由于蚊子同时也是传播登革热、黄热病和寨卡等多种重大传染病的媒介,因此该研究成果也为防控其他蚊媒传染病和植物虫媒病害开辟了新思路。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7-10-09 第1版 要闻 记者:黄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