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南逐步“全面禁塑” 专家:生物质材料可替代使用
文章来源: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19-06-24 | 【打印】 【关闭】
论坛现场展示的生物降解材料样品。 王晓斌 摄
中新网三亚6月21日电 (记者 王晓斌)“以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等生物质为原料,通过高效催化炼制制取多种绿色可降解的平台化合物,不仅可以显著提升现有石化制品的应用性能,其规模化生产也有助于降低对于化石资源的依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显著。”在21日开幕的中国(三亚)首届生物质催化炼制与可降解包装材料产业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黄政仁如是说。
论坛现场展示的可降解工业产品。 王晓斌 摄
参加该论坛的一些专家认为,在海南省“全面禁塑”政策的驱动下,可以替代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生物质材料制品将迎来新机遇,海南有望诞生生物质领域内“标杆型”高新企业。
海南省今年2月宣布,全省分种类逐步推进“全面禁塑”工作。根据公开印发的《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方案》,到2025年底前,该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列入《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试行)》的塑料制品。
“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塑料,越来越多的人也注意到塑料带来的污染。”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兴田认为,“限塑”乃至“禁塑”是很重要的政策,但用什么去代替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替代一次性石化塑料制品,天然高分子、生物基化学品、生物降解高分子等环境友好新材料都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徐杰在论坛上说。
他以杂草为例,介绍生物质材料的应用状况,“我们人不吃草,但是从草内提取出来的淀粉可以食用,也就是说通过科学技术对草的识别分类转化,草可以有更多的利用途径。”
徐杰说,生物质转化作为化学品和包装材料非常有挑战。无论是从科学上还是技术上,前者都与传统的工业不太一样,“经过几十年研究,某些材料已经有突破了,还有一些大众应用的正在突破过程中,还有一些基础研究正在打基石推进”。徐杰认为,海南的生物资源很丰富,椰壳多,糖类作物产量也很大,在当前政策下研发生物质材料,具备天时地利。
“我们这次论坛秉承‘政策引导、研企互通、投资跟进、联盟推动’的原则,聚焦淀粉与纤维素高值转化、生物基平台化合物、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等多项热点问题,力争为海南省‘全面禁塑’提供实质性的解决方案。”黄政仁透露,作为论坛的主办方,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和浙江糖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研究团队已在生物基材料领域耕耘多年,陆续实现了千吨级5-羟甲基糠醛和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生物基新材料的开发等多项重要突破。下一步该团队将在三亚布局,进行新型呋喃基可降解聚酯材料的研发及推广应用。(完)
(原文发布于2019年6月21日中国新闻网)
【原文链接】http://dw.chinanews.com/chinanews/content.jsp?id=8871819&classify=zw&pageSize=6&language=c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