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系统 | 沪区党委 | ARP系统登录 | 邮箱登陆 | 内网登录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进展
上海技物所在太赫兹探测机理研究方面取得可喜进展
2014年09月15日       浏览次数 

产生光电导现象的方法主要有导带与价带之间的跃迁、子带之间的跃迁或者杂质带激发,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由远小于半导体禁带能量的光子直接激发的室温光电导机制是不可能实现的。上海技物所黄志明研究员团队研究发现并提出一种太赫兹波段室温新光电导现象(见下图):当外部电磁波(光子)入射到器件上,将在半导体材料中诱导势阱,从而束缚来自于金属中的载流子,使得材料中载流子浓度发生改变。黄志明研究员团队成功制备出相关器件,并通过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理论的正确性。有关研究结果已于201491日在线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DOI:10.1002/adma.201402352)上,该刊物的影响因子已经超过15.4。此项研究结果证明了远小于禁带能量的光子激发的室温光电导机制,并跳出了传统的基于带间跃迁,子带能级跃迁,以及杂质带激发产生光电导的限制,解决了室温下远小于禁带能量光子直接产生光电导这一难题。它将对半导体,超材料,等离子体和太赫兹低能光子探测产生深远影响。 

  

   

  一种太赫兹波段室温新光电导现象 

【 关 闭 】
版权所有 中科院上海分院 技术支持:上海中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沪ICP备 05000140号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Bra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