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院所动态新闻 > 工作动态

上海光机所“丝路遗珍3D科普课程”开启嘉定新城实验小学首届科技节

发布时间:2020-11-05 【字体: 】【打印】 【关闭

  10月29日中午,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说话”重要讲话精神和“一带一路”倡议,增强民族自信心,上海光机所科技考古中心董俊卿、袁仪梦,来到嘉定区新城实验小学,在雁儿剧场开展了一场生动的科普实践活动,为新城实验小学第一届科技节拉开序幕。

  此次科普活动,分为两个部分。首先由董俊卿为同学们做“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珍贵文化遗产”科普讲座。通过典型的石窟寺、壁画、黄金、陶瓷、宝石、玻璃等文物照片,向同学们展示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璀璨的文明,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工匠精神、文化底蕴,展示了古代中国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的交流与互动。并简要介绍了3D技术在文物遗产数字化及艺术和科学价值揭示中的作用。

  接着袁仪梦利用桌面型3D扫描仪,为同学们现场演示器物3D图像的扫描和融合全过程。并向同学们展示了3D打印的带铭文和纹饰的金属鼎,该鼎是基于考古出土青铜鼎文物的3D扫描数据,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的缩小版。

  此次科普活动,共有一年级4个班级160余名小学生代表到现场参加,同时也采用钉钉软件为其他未到场的学生进行同步直播。

  让文物遇见3D,穿越历史的长河,见证中华民族的不朽传奇;让童年遇见未来,未来可期。本活动受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丝路遗珍3D课程和课件开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