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宇院士做客宁波材料所科技大讲堂

文章来源: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17-12-18  |  【打印】 【关闭

  

  12月18日,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分党组书记、沪区党委书记、“墨子号”量子实验卫星总指挥王建宇院士应邀做客宁波材料所科技大讲堂,为全所师生带来了题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使命和试验结果——‘墨子号’的成功与中国式的科技创新”的报告。宁波材料所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张瑞丽主持科技大讲堂,全所200余名师生到会聆听报告。

  报告中,王建宇院士深入浅出地解读了量子力学及量子通信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他表示,利用量子通信技术来进行信息传输,堪称目前安全系数最高的信息传输方式。据王建宇院士介绍,有关量子卫星的研究始于2011年,2016年8月16日,“墨子号”量子实验卫星正式发射成功,到目前已成功完成400多次链路对接,成功率100%,提前完成三大科学实验任务: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地-星量子纠缠分发实验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实验,相关论文分别被《科学》和《自然》杂志收录发表,被评为中国2016年“十大科技进展”第一位,作为唯一诞生于美国本土之外的创新技术入选《科学美国人》评选的2016年度“改变世界的十大创新技术”,入选《自然》杂志盘点的2016年“八大科学事件”,《华尔街日报》甚至因此撰写了标题为“沉寂了一千年,中国誓回发明创新之巅”的专题文章,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作为中国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

  王建宇院士指出,“墨子号”的成功,离不开中国的航天技术和空间激光技术已取得的长足的进步,多年的开放,为我国科学家的原创提供了条件,为“墨子号”注入了灵魂,中国的科研组织和管理模式,更为“墨子号”的成功发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王建宇院士提到,中国式的科技创新,需要政府的长期支持,持续发展;需要倡导宽容失败的文化,确保创新的源头;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制,实现人才互补;需要在破坏性创新中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从“跟踪”到“引领”的跨越。“ ‘墨子号’只是开始,中国科技正从‘跟踪’向‘引领’跨越,中华民族将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王建宇院士深情地说。

  接下来的提问环节中,王建宇院士与现场师生就量子实验卫星的技术及未来应用、“墨子号”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故事等进行了交流互动,在场师生被王建宇院士所传递出的科研精神和科学情怀深深感染,爆发出阵阵掌声。

  讲座结束后,宁波材料所所长黄政仁对王建宇院士的莅临及演讲表示诚挚的感谢。

  

  科技大讲堂现场座无虚席

  

  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分党组书记、沪区党委书记、“墨子号”量子实验卫星总指挥王建宇院士

   

  王建宇院士为科技大讲堂签名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