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台举办“爱科学,向未来”公众科学日活动暨“天之文”五月场

文章来源:上海天文台  |  发布时间:2022-05-25  |  【打印】 【关闭

  
  5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举办中国科学院第十八届公众科学日暨上海天文台“天之文”五月场活动,主题为“爱科学,向未来”。受疫情影响,上海天文台采用了线上直播形式,展示我台近年来的部分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本次活动通过上海天文台B站直播、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微信视频号和“上海科技”等平台,吸引了万余名热爱科学的社会公众观看直播。
  自3月初疫情封控以来,上海天文台坚持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两手抓,在认真落实上级和当地疫情防控举措的前提下,围绕“抓基础、强攻关”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全台百余位科研人员坚守在科研一线,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
  在科学前沿与国际合作方面,上海天文台牵头组织协调国内学者参与事件视界望远镜(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项目合作,并于5月12日在包括上海在内的全球各地同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展示了位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首张照片。此次公众科学日活动邀请了EHT合作组织成员、上海天文台副研究员江悟作《银心黑洞的实证》科普讲座。江悟副研究员讲解了黑洞相关背景知识,着重介绍了银河系中心黑洞成像过程和银河系中心黑洞与M87中心黑洞成像的异同点,以及上海天文台牵头组织协调国内学者参与EHT合作的情况。
江悟副研究员作《银心黑洞的实证》科普讲座
  为帮助大家更好了解天文学在国家战略需求方面的应用,本次活动专门邀请到上海天文台齐朝祥研究员作《天上的钟和尺——天文时空基准》的讲座。他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讲起,介绍了自古以来时间和空间基准的建立过程——时空基准已从远古时期的规与矩,演化到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他还指出,从叶叔华院士创建“北京时间”到成功完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授时保证工作,从我国第一台氢原子钟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到独立自主研制出我国第一架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从实现国内首次VLBI技术应用于对卫星的精密测定轨到“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成功建立,上海天文台几代科研人员都在为我国空间基准事业不懈努力。 
齐朝祥研究员作《天上的钟和尺——天文时空基准》科普讲座
  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quare Kilometre Array, SKA)项目是中国参与的第二个国际大科学工程。上海天文台承担了科技部SKA专项重点科学方向之一——宇宙黎明和再电离探测所属的两个项目,即“宇宙再电离探测的观测数据处理”和“面向宇宙再电离探测的低频实验与观测”项目。活动邀请到第二个项目的负责人郭铨研究员作《宇宙黎明的第一缕光》讲座。他为大家介绍了宇宙大爆炸后的演化过程,着重回答了“如何研究宇宙黎明的第一缕光”的问题,并介绍了中国SKA科学工作组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他指出,宇宙中第一代发光天体的形成,或者说宇宙演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宇宙再电离时期”是目前天文研究中重要前沿,上海天文台相关科研团队正从低频数据处理、低频的观测和实验等角度开展相关研究。
郭铨研究员作《宇宙黎明的第一缕光》科普讲座
  在讲座的最后,三位主讲人围绕“国家队、国家人、国家事、国家责”的主题交流了心得。江悟副研究员和郭铨研究员从他们参与的国际合作的体会出发,指出基础研究发展一定要自主研究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并鼓励青年人要练就过硬本领,加强原创性突破能力。齐朝祥研究员激励广大青年从叶叔华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学习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积极将自身所学应用到国家战略需求,为我国在天球和地球参考架创建方面实现独立自主作出贡献。他也鼓励青年学生主动思考如何开展科研以解决卡脖子问题。此后,三位主讲人还回答了线上观众的提问,与观众热情互动。
  本次活动适逢临近“六一”儿童节之际,上海天文台专门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份“太阳系”礼物——《哇,天文》系列科普课程视频。在讲座结束后,在“天之文”公众号的视频号、上海天文台B站平台上发布了第一集视频,后续将每周发布一集。课程视频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趣味手绘动画展示了天文学小知识,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太阳系。
“哇天文!”课程视频
位育初级中学组织学生观看
  未来,上海天文台还将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充分发挥科研资源优势,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我台科研进展及成果和天文学前沿发展趋势,普及天文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为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