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进展

健康所研究人员在间充质干细胞为载体的肿瘤治疗中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3-11-29 【字体: 】【打印】 【关闭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Oncogene》在线发表了健康所时玉舫研究组题为“Interferon-α-secreting mesenchymal stem cells exert potent antitumor effect in vivo”的研究论文,报道了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及机制。 

MSCs作为干细胞的一种,在机体大部分组织中广泛存在,并且较易获得。除了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外,MSCs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以及向损伤部位迁移的特性。由于肿瘤被认为是“永不愈合的创伤”,因此MSCs成为实施肿瘤靶向治疗的理想载体。一型干扰素(Interferon-a, IFNa )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肿瘤药物,由于半衰期较短,它在治疗肿瘤时的应用剂量往往较高,给病人带来严重副作用。博士研究生徐春亮等成功构建了能高效、持续分泌功能性IFNaMSCsMSC-IFNa),并利用该细胞进行黑色素瘤治疗。研究表明MSC-IFNa可以在体内肿瘤部位存活超过两周,并且MSC-IFNa可以极为有效地抑制B16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促进黑色素瘤细胞凋亡,其抗肿瘤机制与NK细胞和CD8+T细胞相关。值得注意的是MSC-IFNa产生的IFNa尽管远低于临床应用剂量,但其治疗效果却明显优于高剂量IFNa的治疗效果。该研究表明MSCs是一个理想的肿瘤靶向治疗及药物缓释载体,为临床上治疗肿瘤提供了重要参考。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上海市科委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