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进展

营养所研究人员受邀在Oncogene发表综述文章

发布时间:2014-06-20 【字体: 】【打印】 【关闭

6月2日,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谢东研究员受邀在国际学术期刊Oncogen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RACK1, a Versatile Hub in Cancer”的综述文章,从RACK1在肿瘤中的异常表达,促癌和抑癌作用及相关机理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RACK1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 

RACK1Receptor for Activated C kinase1)是tryptophan-aspartate repeat (WD-repeat)家族的成员,和G蛋白的β亚基具有高度同源性。RACK1具有7叶螺旋桨结构,可结合来自不同转导通路的信号分子,在多种不同的生物学事件中,发挥了多功能的接头蛋白的作用,包括病毒感染,神经系统的发育,细胞迁移,血管生成等。在这篇综述中,作者对RACK1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做了总结和讨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预测。 

近年来, 谢东实验室在RACK1在肿瘤和免疫方面的作用和机制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发现在非小细胞肺癌中EphB3被激活后,RACK1介导形成一个包含PP2Aprotein phosphatase 2A)、Akt以及它自己的三元复合物,促进Akt去磷酸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Nat Commu.,2013);在胃癌中,RACK1AxinGSK3betabeta-catenin等分子形成复合物,对beta-catenin降解复合物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抑制了Wnt信号通路,解释了RACK1在胃癌中的低表达和抑癌作用(Gastroenterology2013); 发现RACK1能有效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化的过程,进而调控了炎症反应的敏感性(Cell Res.2014);发现RACK1介导了磷脂酶PP2AIRF3IRF7特异性的去磷酸化修饰,揭示了IRF3失活的一个新机制(Immunity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