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进展

城环所亚热带分层水库浮游细菌研究获进展

发布时间:2014-08-05 【字体: 】【打印】 【关闭

7月30日,记者从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获悉,该所水生态健康研究组在亚热带分层水库浮游细菌研究中获得最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报告》杂志。

我国是水库大国,多数水库位于亚热带地区,具有向城镇居民供水的重要功能。在有一定水深的水库中,水体的季节性热垂直分层对水库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具有驱动和控制作用。对饮用水水源地水库的微生物季节性分层研究,可为深水水库分层取水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在研究员杨军的指导下,博士生余正等人以福建省莆田市唯一饮用水水源地——东圳水库为例,以水温、溶解氧和叶绿素a垂直变化为划分依据,进行分层周年采样。同时,综合利用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研究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并分析其在亚热带水库季节性热分层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湖上层和湖下层之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群落参数具有显著性差异;细菌群落结构的季节消长以及在分层水体中梯度分布现象尤为明显。研究还发现,浮游细菌在低温、低溶解氧和高TN/TP的湖下层水体区域中基因表达更活跃。

专家认为,该研究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亚热带深水水库微生物群落季节性分层特征与规律的认知水平,增强水库管理者在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管理中对水体季节性分层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