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进展

上海药物所在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信号通路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

发布时间:2015-10-27 【字体: 】【打印】 【关闭

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课题组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课题组以及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Steven M Smith课题组共同合作,成功解析了独脚金内酯代谢物与DWARF14活性中心共价螯合结构以及受体DWARF14与激素GR24复合物晶体结构,同时创新性地发现了DWARF14以及同源蛋白DAD2在激素存在时的不稳定性,提示了独角金内酯信号通路新的作用机制。研究成果于20151016日在线发表于《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  

独脚金内酯是最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该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感知和信号转导作用。独脚金内酯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信号通路机制一直以来仍不清楚,对独脚金内酯遗传学、生物化学以及结构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能够帮助解决世界范围内寄生植物危害、提供粮食产量、优化低氧分投入、高产量、高质量的粮食品种问题,为开发新型除草剂提供结构基础。  

本文是徐华强与合作者在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分子机制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五年内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三篇,第一篇论文发表在2013年的《Cell Research》杂志上,该研究成果成功解析了Strigolactone受体蛋白D14以及同源蛋白KA12的三维结构,为进一步阐述独脚金内酯分子机制提供结构基础。第二篇论文发表于2013年的《Natrue》杂志上,该篇论文阐明独脚金内酯通过诱导其抑制因子D53降解调控水稻的分蘖和株型。此研究成果入选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些论文深入系统地对独脚金内酯的受体结构与功能进行研究,阐述D14就是新型植物激素独角金内酯的直接受体,解析了受体与激素的复合物晶体结构,并揭示了独脚金内酯信号识别和信号转导的重要分子机制,为阐述整个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  

论文第一作者为上海药物所职工赵丽华博士文安德研究所的Edward.Zhou博士以及药物所易伟博士,通讯作者为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研究员以及美国温安洛研究所Karsten Melcher教授。  

本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基金委、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先导专项、重大专项以及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的大力支持。  

 文章链接http://www.nature.com/cr/journal/vaop/ncurrent/full/cr2015122a.html    

   

    A.GR24周围的电子密度图以及与配体结合口袋;B.D14GR24复合物的三种不同取向的整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