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进展

辰山科研人员发现桉树林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较高

发布时间:2016-01-11 【字体: 】【打印】 【关闭

中国日益增长的木材消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对矛盾,发展高产的人工林可能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桉树(Eucalypts)是著名的速生树种,自然分布主要在澳洲,中国不产,近十年来桉树在中国华南地区的广泛种植,引起了科学界和公众对其生态影响的广泛关注。 

上海辰山植物园(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科研人员金冬梅博士等和环保部生态环境评估中心的黄勇博士合作,调查了广东和广西的46个桉树林样地和21个包括非桉树人工林和次生灌草丛在内的对照组的林下生物多样性。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桉树林在生物多样性指数上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下降,但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其中以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为代表的菊科植物在桉树林林下的重要值显著提升,外来入侵植物的丰富度、重要值与发生频率也高于对照组;而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等本土植物的重要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桉树林林下发现的20种外来入侵植物中有9种属于恶性入侵,其中7种是菊科植物。同时,相比于5-8年林龄的桉树林,1-4年林龄的桉树林林下外来植物入侵更为严重。20151221日,相关研究论文以High risk of plant invasion in the understory of eucalypt plantations in South China为题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 

该研究为中国桉树林种植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