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进展

在生物钟基因表达的精密时空调控研究中取得新成果

发布时间:2016-05-05 【字体: 】【打印】 【关闭

5月2日,PLoS Genetics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严军研究组题为“Long-range chromosome interactions mediated by cohesin shape circadian gene expression”的论文。该项研究揭示了昼夜节律生物钟基因的转录是建立在染色质高级结构的基础上,而粘合素(cohesin)通过介导染色质长程相互作用,扮演着两面性的角色,或激活或阻断节律基因的调控。该研究首次阐释了粘合素在昼夜节律基因转录调控中的作用。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律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象,是通常以24时为周期的生物健康有着重要意。昼夜生的分子基是核心律基因的周期性表达,在小鼠肝20个核心律基因成的相互控网而引起下游上千个基因的律表达。 

近年研究发现期的染色体存在高级结构,线性距离上较远甚至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位点之也有可能有物理接触,这样程相互作用由一些染色体构性蛋白介,其中最重要的是粘合素和CCCTC合因子(CTCF)。染色体高级结基因转录有重要影响,而其对节律基因表达的影响仍然知之甚少。 

首先,严军研究组利用化染色体构象捕捉序技从全基因水平探了一个律增合位点的相互作用,发现作用位点富集有已知的粘合素介合位点。其次,通整合分析式原件学和时间序列上的转录组学数据,发现粘合素合的位点促进节律基因的表达,而粘合素和CTCF共同合位点阻断律基因的表达。再次,对这两种效建立了一个量化的数学模型(如),能很好地解释节律基因的相位特征。最后,利用粘合素敲除的胞系,并通DNA编辑的方法去除增合的区段,配合点点的染色体构象捕捉实验验证了粘合素对节律基因表达的控作用。这项工作提出律基因的转录是建立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三染色体构上的,这样的骨架决定了律基因是否受到增子的控,是同时对转录时间特性和空特性的描述,由此深化了对节律基因转录调控的认识 

这项工作主要在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研究所完成。在严军研究的指下,主要由徐一博士等人完成,与事医学科学院志虎研究合作,受到中科院-德国普学会青年科学家小、中国科学院略性先科技专项经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