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进展

神经所师生赴江苏大丰开展科普夏令营活动

发布时间:2016-08-08 【字体: 】【打印】 【关闭

7月16日至18日,神经所科普志愿者会同来自上海分院、中山医院、上海中学的志愿者共41人赴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开展“2016年江苏大丰科普夏令营”活动。大丰中学、新丰中学、南阳中学的177名高一学生和200多名教师参加了此次夏令营。 

16日上午,开营仪式上,神经所所长蒲慕明院士向夏令营学生代表授营旗,并为广大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大脑的可塑性》科普讲座,深入浅出地为大家揭示了大脑皮层发育可塑性的机理,解答了“人的聪明才智来自何处”这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晚上,神经所郭爱克院士给大家作了题为《抉择的故事》的科普讲座,讲解大自然中存在的各种抉择现象,解析了抉择这种高级认知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17日上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教授作了题为《肝癌的防治》的科普讲座,从肝癌的发病机制与对症治疗、脂肪肝的危害等多个角度,全方位介绍了肝脏及其相关疾病,尤其是肝癌的防治。 

夏令营期间,科普班的170多名中学生分为三个组,每个组下设三个小班。志愿者则分为感知觉组、电生理组、脑功能组,每个组由10多名研究员、副研究员和博士生组成,三天轮流给三个不同班的中学生开设科普讲座和科普小实验。 

感知觉组蒲慕明、徐宁龙、杨辉、龚能详细讲述了视觉和听觉产生的神经机制、感觉经验对大脑的影响、非人灵长类的自我意识,以及转基因动物与脑科学的关系。科普志愿者让广大学生通过人体实验亲自体会触觉和味觉的分辨阈等科学概念,通过视觉运动的错觉、注意力错觉、橡皮手错觉、视听整合等趣味小实验,来强化学到的神经科学知识。 

电生理组王佐仁、李澄宇、温云卿为学生普及了神经细胞电活动的产生与传播、学习记忆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以及记录神经活动的不同方法和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概念。科普志愿者在出发前精心设计,日夜赶工,为实验量身定制了轻巧便捷的生物电测量仪,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光遗传学控制小鼠行为、测试人体生物电、脑电对抗游戏、蟑螂腿跳舞等实验,来加深中学生对脑电图、肌电图、动作电位、反应时长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脑功能组王立平、何杰、周奕详细介绍了语言的脑科学问题、大脑发育的神奇现象、脑功能与脑健康的关系。科普志愿者自制条件化装置,以小鼠和斑马鱼为实验对象,让中学生观察与学习记忆、运动控制、情绪调节相关的动物行为,观察脑片并绘制了神经元。 

除了科普讲座和科普小实验以外,夏令营还设置了研究员座谈和研究生座谈环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志愿者们用座谈的形式深入了解当地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兴趣等,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学习态度,并在现场解答各种发散性问题,满足其对科学和外界的好奇心。  

短短三天时间的夏令营,充分激发了广大营员对神经科学的兴趣,给营员们带来了快乐,也留下了对神经科学世界的眷恋和回味。营员们在夏令营期间不仅接触到了神经科学领域新奇的科学现象,也感受到了实验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学生们在结营的调查表中表示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希望今后夏令营能延长课程,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感受神经科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