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进展

辰山科研人员在中国西南常绿阔叶林演化研究中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16-11-21 【字体: 】【打印】 【关闭

  10月18日,上海辰山植物园(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植物系统与进化组在Tree Genetics & Genomes上发表题为“Evolutionary history of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Yunnan Plateau and adjacent areas: an insight from Quercus schottkyana (Fagaceae)”的文章。 

  由于具有复杂的地形及极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特有性,中国西南地区物种的形成及演化受到生物地理学及进化生物学家的广泛关注。然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作为这一区域的主要植被类型,人类对其的演化动态还知之甚少。 

  上海辰山植物园(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植物系统与进化组研究助理姜小龙在邓敏研究员的指导下,结合谱系地理学、物种分布区模拟和回归分析对中国西南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建群、特有种滇青冈(Quercus schottkyana)的进化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利用叶绿体和核微卫星标记对采集到的29个居群380个样本分析显示:滇青冈的分化开始于中新世末期,居群在近期没有经历过显著的扩张;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跟末次盛冰期(Last Glacial MaximumLGM)以来生境稳定性显著负相关,而遗传结构跟纬度显著相关。物种潜在分布区模拟显示滇青冈自末次盛冰期以来具有稳定的分布范围。 

  研究结果表明,中新世末期云南高原的隆升可能促使滇青冈的分化。虽然滇青冈自末次盛冰期以来的分布稳定,但其波动的气候促进滇青冈局部的迁移、扩散。来自不同区域的滇青冈在生境不稳定区域接触(Contact)而显示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滇青冈作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建群种,本研究为了解中国西南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项目的支持。(辰山中心) 

  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