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进展

上海药物所在MOF载药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7-08-14 【字体: 】【打印】 【关闭

MOF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新型的潜在药物载体,发展迅速,但现有的MOF材料受限于组成成分,多数难以药用。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CD-MOF)以γ-环糊精为有机配体、钾离子为金属中心,配位自组装形成多孔的网状结构,比表面积高达1200 m2∙g-1(如图1),其在体内可分解为环糊精,生物安全性良好。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张继稳课题组与法国Paris-sud大学Ruxandra Gref教授、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raser Stoddart教授研究组合作,率先开展了基于CD-MOF药用载体的新剂型研究。以难溶性药物布洛芬和不稳定药物兰索拉唑为模型药,共结晶制备载药CD-MOF纳米晶体后,采用固体/油/油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载药CD-MOF的聚丙烯酸(PAA)复合微球,在微球内部保持CD-MOF纳米晶多孔骨架结构完整性的同时,该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和较低的细胞毒性(如图2),是一类具有新型结构特征的缓释微球制剂。李海燕博士等共同完成的该研究成果于2017年6月8日在Nanocale上发表。 

文章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7/NR/C6NR07593B#!divAbstract

图1:CD-MOF的单晶结构、扫描电镜和粉末X射线衍射图

  图2:CD-MOF/PAA复合微球的缓释特征及较低的细胞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