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进展

上海天文台成功实现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前高精度激光测距

发布时间:2018-04-01 【字体: 】【打印】 【关闭

  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事件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4月2日,天宫一号成功进入大气层后坠落。此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信息,天宫一号将于日前再入大气层。国际激光测距碎片组和中国有关机构都在组织有能力的激光台站开展高精度的测量。  

  根据国内专业预测机构提供的天宫一号轨道预报数据目前轨道高度低于200公里。上海天文台克服目标光学不可见、运行速度快等难题,利用佘山60厘米口径卫星激光测距仪于北京时间4月1日03时53分成功实现天宫一号激光测距,观测时长约1.6分钟,共获得12000多个有效观测数据,测距精度约1厘米。此次可能成为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前的最后一次高精度激光测距,此次成功测量为确定天宫一号在轨位置测定、在轨状态及坠落点预测提供了有重要价值观测数据。 

  此次成功实现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前的厘米级精度激光测距,得力于上海天文台研制的激光雷达合作目标,这是天宫一号实施激光雷达交会对接的重要载荷,已在天宫一号多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获得了上级单位表扬。研制的激光雷达合作目标在其功成身退后,在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前的精密激光测轨道再次发挥余热,为天宫一号的完美谢幕扮演着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