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进展

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在基于木霉的真菌毒素脱毒转化、玉米原料中真菌毒素污染风险预警等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0-09-08 【字体: 】【打印】 【关闭

  2020年9月1日,国际学术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武爱波研究组题为“Confrontation assays and mycotoxin treatment reveal antagonistic activities of Trichoderma and the fate of Fusarium mycotoxins in microbial intera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生防木霉在与不同类型产毒真菌互作过程中,能够通过糖基化和去氧化实现对不同类型真菌毒素的脱毒转化,为发展基于木霉的真菌毒素源头防控提出了新的路径。同时,从毒素转化角度探讨了木霉与产毒真菌的互作关系,为真菌毒素污染的安全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https://doi.org/10.1016/j.envpol.2020.115559

   

  图1:木霉—产毒镰刀菌互作关系与毒素脱毒转化路径

  2020年9月6日,国际学术期刊Food Control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武爱波研究组题为“Pre-warning of abiotic factors in maize required for potential contamination of fusarium mycotoxins via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建立了玉米基质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同步检测方法,确定了我国饲料及玉米原料中真菌毒素污染的主要类型(含隐蔽型)及其发生规律,进而构建了玉米原料中真菌毒素污染风险的预警模型(针对水活度、温度等环境因子)。

  https://doi.org/10.1016/j.foodcont.2020.107570

   

  图2:玉米原料中真菌毒素污染发生的风险预警模型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等经费的支持。博士生田野、于松分别为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武爱波研究员为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