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科研动态 > 科研进展

“嫦娥五号”任务VLBI测轨分系统首次进场

发布时间:2020-12-03 【字体: 】【打印】 【关闭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24日下午,由上海天文台牵头,由北京密云站、上海天马站、云南昆明站和乌鲁木齐南山站以及上海天文台VLBI数据处理中心(VLBI中心)组成的VLBI测轨分系统首次进场,正式开始观测和数据处理,开展测定轨工作。由于地球自转,在探测器发射升空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再次观测到嫦娥五号探测器组合体,因此VLBI参试人员的进场时间为发射后10小时。 

  上海天文台高度重视本次任务,党委书记、副台长侯金良与纪委书记姚娅平前往上海天文台VLBI深空探测指控中心现场,与VLBI测轨分系统团队一道,共同见证了本次任务执行VLBI首次捕获卫星信号以及嫦娥五号进行第一次中途修正的历史时刻。 

  侯金良书记仔细询问任务准备情况,中科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副主任、VLBI测轨分系统总指挥洪晓瑜详细介绍了本次任务的准备与系统测试情况,表示任务执行人员已全部就位,所有准备工作皆已完成,系统运行正常。 

  14时22分,VLBI分系统工作人员进场准备。 

  15时23分,开始观测射电源,各台站跟踪正常并实时向VLBI中心传输观测数据,VLBI中心数观测据处理正常。 

  17时23分,天马站、密云站和昆明站成功捕获卫星信号,18时22分,南山站成功捕获探测器信号。各台站和VLBI中心各项工作正常。 

  22时06分,嫦娥五号成功进行第一次中途修正,VLBI数据处理正常。 

  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战,是我国空间探测任务中最为复杂的系统。任务将持续二十余天。上海天文台VLBI中心现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科研人员将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集中精力做好测定轨工作,为任务保驾护航,用实际行动体现“精勤司天,诚信修文”的上海天文台精神。

  

  

工作人员合影